游记周默散文参学终南之首篇子午

参学终南是一个自助式游学活动,是我和西北大学产业研究院张国柱先生同游终南山时,张先生提出来的想法,我素喜登山活动,曾誓言要将秦岭七十二峪全部走遍,这正合我意,既爬山锻炼身体,又搜集了解终南山的历史人文资料,可谓一举两得,这是我非常乐意的事情,我们便拍手为约,第一站选择了直通南北的子午峪。周末,天气凉爽,我们从西安分头进发,九时许小分队在子午峪口会合,大家观看了峪口石碑关于子午峪的简介,石碑上刻画了子午峪的地形地貌图,配有简洁扼要的文字介绍:子午峪全长公里,从长安子午镇穿越终南山,抵达汉中西乡县子午镇,然后西向经洋县县城到达汉中,最后向南穿过巴山,抵达四川绵阳。当年杨贵妃喜爱的荔枝就是由此路运抵长安的,诗人杜牧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以子午道又称为荔枝道。我们在石碑前合影留念,然后向峪口开拔,过新修的石桥,道路左侧,清澈的溪水蜿蜒流淌,在一汩汩的泉涌处,有许多人用桶瓶汲水,我们也凑上去舀了品尝,冰凉甘甜,据说有包治百病之奇效。进峪口约二里,有一古旧的石拱桥横跨河溪,旁边有懂得的人说,别看这桥破烂,可有来头了,这是陕甘总督左宗棠建的呢。张国柱先生点头首肯,据史料记载,左宗棠当年统领陕甘,任内修整子午古道,此桥确系左公所建。上行至水库坝面,水库干涸见底,今年春夏干旱,库底泥土裸露,杂草树木丛生处,一条小水流像是水库的泪腺一样,大家唏嘘不已,表示一定要珍惜水源。蜿蜒蛇行二三里,我已经汗出如雨,看河道开阔,绿树成荫,一汪碧潭,大石上溪流淙淙,大家欢呼雀跃,便顺小路下到河边,孩子般嬉水洗脸洗手,凉爽惬意解乏。吃了些瓜果零食,休整片刻,小分队继续前行,张国柱先生发现河道边草丛里排列的青石,石板已经被踩踏得光滑古旧,这应该是子午古道的路径,当年为杨贵妃送荔枝的马队也许从上面飞驰而过。再向前走,我们在崖壁上又发现古栈道的遗迹,古代人真是不容易,在条件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开辟这条南北通达的道路真让人赞叹。同时,也为杨贵妃的奢侈而愤慨,为吃一口新鲜荔枝,让驿卒飞马奔驰,长途跋涉,不知道有多少人马累倒在这条古道上!峰回路转,见牌楼高大耸立,上书联曰:千里云栈通子午,万顷烟霞会玄都,一块巨石上刻三个大字:金仙观。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道家胜地金仙观,唐朝时高丽人金可记在此学道成仙,学成后将道教传入高丽,所以这里被韩国朝鲜奉为道教祖庭。我们站在金仙观对面的观景台,不禁赞叹起来,道观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金碧辉煌,飞檐斗拱,气势宏伟,令人敬仰。与金仙观对应的东山顶上,是佛教圣地一一小五台,五座寺庙逶迤连绵,飘渺在山巅,闪耀在云端。在这蜿蜒曲折的子午古道,尊佛崇道,佛道两家共存共荣,为经世治用,入世之策。我们从金仙观折向东南,顺小溪向上行一里有余,爬上一面长满核桃树的山坡,视野豁然开朗,一大片开阔的平地,两间老旧的土房,房檐已经被烟熏成黑色,台阶上堆了许多整齐的劈柴,一个黑衣瘦小的老汉笑吟吟地,正蹲在门口给黄狗逮虱子,黄狗四脚朝天仰躺着,一副幸福满足的样子。而令我惊讶的是,另一间虚掩的房屋,门槛上竟然显赫赫地放了一本书,门边立了一块笔迹娟秀的牌子:售书。书名《叩梦》,我拿起翻阅了一下,不由瞪大了眼睛,原来这是在此修行的不还居士自己著述的,用佛学的唯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探寻梦或者说灵魂的问题,这是一部揭示人的本质,充满了开悟者智慧的著作。在这深山野洼里,竟然有人做如此学问,我们惊叹不已。我轻叩房门,里间传来一个柔和的声音,在得到允许后,我进到里屋,里边光线暗淡,但是干净整洁,被褥叠得豆腐块一样,靠窗的桌子上放着手提电脑和一摞佛学和史哲类书籍,书堆上面放着一部手机。听说我也是写书的人,不还居士很是高兴,话题很投机,她主动谈起自己的身世。原来不还居士是河北人,幼时随父母到西安,参军转业到一家大型国企,后来经商做生意,年机缘巧合,皈依佛教,年,她放下一切俗念,专注在终南山子午峪潜心修行,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修证,运用佛学和西方哲学对梦境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诠释,令人耳目一新。著名学者韩起赞叹她,是“从另一个崭新的角度,成为揭开斯芬克斯之谜的人”。不还居士年生人,但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风度优雅,气质蕙兰。她笑着说:“我原来身体也不好,这病那病的,修炼以后,整个人精神都不一样了,显年轻,恐怕也是修炼的结果吧!”我们愉快地谈了许久,考虑到外面还有等待的同伴,在和她合影留念之后,我们便依依挥手作别。等我们下到拐弯处,回过头,不还居士仍双手合十站在崖坎。终南山,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是隐士高人修行的胜地,现在还有终南山有五千隐士的说法。今天能够得见不还居士,和她交谈甚欢,并得到她签名的著作,实属天意有缘,另说一句,她取名“不还”,意思是再不回到尘世,入世出世,人各有志,享受人生的快乐,这才是最重要和真切的。按照计划,我们从子午峪出来,寻找著名的古村落---南豆角村。我们边走边问,出峪口向北约三、五里,便是南豆角村。据村里的石碑记载,南豆角村建于宋景佑二年(公元年),为防匪患,建有城堡,是长安现存且保护最好的一个。我们进到村子,看到南北城门虽然有裂纹破损,但城堡的整体风貌依然完好。城门下有几个乘凉谝闲传的老人,向我们叙说这城堡的历史,解放前后,整个村子由城墙连接,四四方方完完整整。年5月,解放军攻占长安就是从这个城门走过的,所以又叫得胜门。文革前后,由于破四旧,城墙被村民们挖毁垫了牲口圈,真的是令人痛惜不已。幸好两个城门楼子保留了下来,这几年政府注重文物保护,这是长安为数不多的古迹,据说已经拨付专款要保护起来了。老人们热情地告诉我们:“往南走,那边还有石爷像和老柏树呢!”我们步行不远,就看见被铁栅栏围着的几棵高大巍峨的老柏树,上面挂有陕西省保护树木的标牌,柏树下立着眉目清秀鼻直口阔的石头爷像,只有一颗硕大的头颅,没有身子(不是遭受毁坏,本来就只做了头像,据说长安别处田地里也有,同样都是只有头颅没有身子),村人称作石头爷或者舍爷。据张国柱先生考证,舍爷者,古人把天上二十八宿也叫二十八舍,这舍爷应是某位星君,以汉长安城为中心,与二十八星宿对应,关中平原当还有二十七尊。又有传说,这石头爷是农神后稷像,被尊为社爷,后稷临终有言,将他的头像放在田地里,观察







































白癜风医院挂号
沈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lxiaolongnv.com/ffwcp/3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