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烟火人间的喧闹戛然而止。
时代的这一粒尘,也山一样地落到了这里,35.5平方公里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
四通八达的内联外通环境,在不确定的交通管制下遭遇重重波折;引以为傲的内陆开放事业,因物资大量集散面临输入风险;就连火热朝天的产城建设,都叫人不由得为熙来攘往的人流、车流捏下一把汗。
这是无数人记忆里从来没有的春节,也是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园以来从未有过的考验。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根据重庆市、沙坪坝区具体部署,园区迅速融入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跨境班列坚持稳定运行,铁路口岸启动史上最强防护,海关部门力保快速清关,铁路部门加速解编装卸,保供单位源源不绝输送民生、防疫物资,施工现场则做好网格化管理实施分批复工!
与国休戚,与国同兴,随着祖国走出疫情阴霾,园区不仅很快恢复了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由园到城的转型之路,也在流转的岁月里不断明晰(以下均为年):
1月1日,中欧班列年年终结果出炉,中欧班列(渝新欧)重箱折算后开行量突破班,运输货值亿元,实现全国“双冠”。
1月21日,园区举办企业发展工作会,邀请到余家合作伙伴共话年发展。没有人知道,一场全球性疫情即将到来。
●疫情防控
为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国际物流枢纽公司全员提前返岗,联合园区各方,全面落实疑似病例排查、应急物资供应、企业开工巡查、重点区域消毒及有害垃圾处理等工作。
2月19日,作为园区首个复工大型建设项目,自贸试验区沙坪坝区企业服务中心第三标段分批复工,首批建筑工人入场。
3月2日,园区21个产业投运项目、17个产业建设项目、89家四上企业复工率%,园区域内15个政府投资在建工程也已全部复工。
3月9日,沙坪坝区举行招商引资项目“云签约”活动,园区签约跨境出口电商产业园等5个项目,至此,整体发展节奏已基本恢复。
3月10日,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青海铁路箱下海出境专列,这是该通道开行的首列市外复工复产专列,实现了“青海-重庆-广西-曼谷”的全程直达。
3月19日,重庆首次承接全国邮件的大规模转关,一批来自北京互换局的国际邮件转运至园区后,搭乘中欧班列(渝新欧)疏运到欧洲。
3月27日,基于双方疫情期间的高效对接,园区与成都市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达成战略合作,当天,中欧班列(成渝)00列号从成渝两地各自发出。
4月3日,全国首家整列发出的中欧班列邮包专列从园区开出,发向立陶宛。当时疫情已在全球爆发,此举为国际援助打通了物资保障通道。
4月10日,园区官宣五云湖周边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包含超8公顷的水体面积、绿地率高达86.9%,将形成一处城水相依的湖区。
4月15日,渝蓉“点到点”班列从园区兴隆场编组站首发,为两地物资周转、商贸往来,以及区域供应链优化提供基础物流功能。
4月21日,西南首家进境水生动物及小动物隔离场开出首张使用证,正式投入运营,改变了西南地区观赏鱼及小宠只能从沿海进口的现状。
4月22日,重庆铁路口岸平行进口车试点平台年首票批量使用铁路信用证结算的平行进口车成功抵港,同时还首次享受了关税保证保险政策。
5月8日,中欧班列(渝新欧)风光ix5专列抵达德国不来梅哈芬,这是“重庆造”乘用车首次搭乘专列批量出口德国,也是自主品牌首次通过“渝新欧”线路发往德国。
5月27日,园区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营10条”,积极构建便利化营商环境,弘扬亲商安商、扶商惠商优良传统。
5月28日,首批采用冷藏集装箱装运的俄罗斯冷冻鸡爪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运抵重庆铁路口岸,填补了俄罗斯冻品至内陆地区铁路运输的空白。
5月31日,园区首次开出中欧班列(渝新欧)出口防疫物资专列,搭载国外疫情防控急需的口罩、隔离衣、手套等防疫物资运往波兰波兹南。
6月9日,园区产城融合突然引发行业媒体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