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希望成为一个超级独角兽,并且在未来的两年可以在A股重新做IPO上市”。
来源/物流指闻(ID:wuliuzhiwen)
5月6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日日顺承办,以“共生互生重生”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智慧物流品牌日峰会在青岛举办。
来自交通运输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海尔集团、日日顺、菜鸟网络、百度、海康威视、罗兰贝格、中国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主管机关、知名企业、研究机构与高校等的嘉宾,围绕物联网时代的物流发展新趋势新动向做分享探讨,物流指闻受邀见证。
在峰会间隙,日日顺物流总经理于贞超接受了包括人民网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在采访中,于贞超介绍了日日顺物流关于物联网、场景物流、新技术、出海、下沉等多个方面的思考与布局。
据于贞超介绍,年被视为物联网爆发的元年,日日顺物流希望可以成为区别于传统物流与电商物流的,基于物联网属性的场景生态物流——利用已有的物流基础网络能力,给客户提供包括供应链一体化的定制能力,不再是简单的去做交付,而是通过10万个车小微第一时感受用户,提供产品回馈,为用户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
于贞超表示,日日顺要做有温度的物流,“基于人单合一的组织变革,横向希望把它变成创造价值的链群组织,纵向把它变成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体验的组织,这两个组织围绕着一个共同目标,就是为消费者提供有增值的服务,让消费者感受到温度。”
于贞超说,“我们也有幸成为了行业里边第一个独角兽企业,当然独角兽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希望成为一个超级独角兽,并且在未来的两年可以在A股重新做IPO上市。”
以下为问答实录(有整理):
问:如何理解场景物流的概念?
答:我们理解的是,随着互联网往物联网的转型,刚才周总也提到,大家都认为的“年是物联网引爆元年”,从物流这个角度来说,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场景化,在人群的细分上,我们也按照大家的物流需求,通过十万个车小微及时了解用户需求,把他们的需求反馈到我们的平台,之后我们给用户提供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而原来传统的物流是实现物点到点的移动,也就是交付的一个过程。
在场景生态物流体系里面,有几个关键点是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第一,我们做的不是简单的货物交付。我们更希望的是,通过给消费者做货物交付的过程,给消费者提供极致的物流体验,同时让消费者对我们产生体验的感知和粘性,把交付用户吸引到我们平台上变成终身用户。
反过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买健身器材的用户他不是简单的买一个跑步机或者动感单车以及划船机这么一个硬件,它背后其实更多是一个健身场景的诉求。不管是基于力量、减肥或是塑形,它有不同的场景需求。像我们,更多的把健身运动作为工作压力缓解的途径,或者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等等;还有一类人,像女同志作为减肥瘦身的途径,所以针对不同的人群,我们会设计不同的健身解决方案,包括跑步机的方案,包括动感单车的方案,从硬件再到配餐以及课程的培训等等基于场景化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从物流的交付延伸到我们的健身的生态方案上的过程。
问:日日顺物流在大件物流方面,核心差异化优势体现在哪?
答:坦白讲,核心的差异化有三块:
一、基于传统物流的仓配基本物流属性的体验。现在日日顺物流在全国有个仓,有多万平方米仓储管理能力,同时也有多条点到点的线路选择,在全国有0个服务用户的社区网络,同时有10万个车小微。从物流硬件角度来说,我们为消费者提供传统的物流体验是最基本的着眼点。
二、供应链管理一体化。从消费者的需求、订单预测管理,到品牌商下线之后的仓、配、装、修等等全流程来说,目前在行业我们是最全的。
三、我们不是简单的去做交付。我们可以第一时间通过10万个车小微去感受用户,给我们提供产品的回馈,既可以为品牌商解决产品迭代更新的问题,反过来我们还能吸引更多的生态资源方,可以去为用户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
问:日日顺是如何做下沉市场的?如何保证三线市场的物流体验?
答:三、四、五级市场一直是日日顺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为日日顺物流起家就做的是快销模式,完全是按照供应链的拉式生产去做的布局。
我们目前承接的TOC大件订单,45~50%左右都是三、四、五级市场。这是基于我们全链条的成熟网络,我们在全国个区县做到了无盲区覆盖,同时我们有10万的车小微,加上我们在终端有0家服务网络。
这样,我们个仓到0家的服务网点,再结合10万车小微,就可以把整个链条做到无缝覆盖。这是我们在三四五级市场区别其他物流公司,快速做大最强的关键。
问:日日顺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答:大数据应用方面一直是我们日日顺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