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公司,生存第一,发展第二。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够生存下来,有生存下来的资本,而不是如同大企业一样,一天到晚谈论加强内部管理、强化组织架构等。
小公司很容易犯大企业病,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公司经营的最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利益,保障公司的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如果一个公司始终是亏损,或者不赚钱,那就与公司成立的初衷偏离了。公司员工分成两大类:“赚钱的员工”和“不赚钱的员工”。
“赚钱的员工”主要是指我们的营销人员和研发人员,他们属于具体职能部门,为公司创造直接的效益(尤其是营销人员)。
“不赚钱的员工”主要是指我们的平台人员,包括行政、人事、财务、后勤等,他们为“前线士兵”保驾护航,提供后勤保障支持,他们属于成本开支的部分。
每个公司都需要有这两种类型的员工,但是这两种类型的员工必须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水平上。尤其是:公司必须保证赚钱的员工比例高于不赚钱的员工,否则公司就是亏损的,就是不赚钱的。
我们的很多公司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发现自己公司里面,不赚钱的员工越来越多,而赚钱的员工比例越来越低,直至某天发现公司经营入不敷出了。
而且,在那种时候,我们的公司老总还会发现两个奇怪的现象:
每个平台人员(“不赚钱的员工”)的作用都很大,都不可获缺,感觉少了任何一个平台人员,公司都运转不下去;反倒是“赚钱的员工”(营销人员和研发人员)随时可以替代。
乍一看,公司员工很多,人才到处都是;真正到了赚钱的时候,需要的时候,结果一个顶上来的员工都没有。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我们的小公司,已经陷入到“大企业病”里面去了。
大企业信奉“管理出效益”,很多中小型公司老总和领导层,要么是从大企业出来的,要么是盲目崇拜“大企业的管理模式”,所以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也是照搬大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强化内部管理。比如,让营销人员每天都在填写各种报表,参加各种培训考试,使得营销人员根本没有任何时间、精力、心情去从事真正的营销工作,最后到了月底,业绩惨淡得要命。回头追究原因,肯定是营销人员素质太差,培训不到位,管理还需大力加强。最后,公司进入死循环。
再比如,让研发人员天天早晚开例会,随时参加各种探讨会或者交流会,沟通学习心得体会或者管理经验。最后,将我们的研发人员变成“办公室主任”,天天在办公室看报纸,学习最新管理经验。
诸如此类,皆是小公司“管理过头”的表现。表面上是看,这是小公司在虚心学习大企业的“成熟管理模式”,实质上是自己害了自己。
小公司需要的是适合自己现阶段发展所需的管理模式,而不是千篇一律照搬大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过头,比没有管理更可怕。
小公司最大的缺陷是“小”,没有足够大的实力和资本;小公司最大的优势也是“小”,“船小好调头”,反映快捷、响应及时,这是大企业难以做到的。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很多小公司违背、抛弃了自己“小”的优势,而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以自己最不擅长、最不应该做的繁琐复杂的流程来应对市场,经营自己的公司。
这是最可惜又可悲的事情,然而却在我们的很多小公司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曾接触过一中小型公司,该公司在流程拟制和下发方面,做出了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公司基本上每天都在下发最新的流程、制度、文件,而且要求员工学习、考核;公司半年下来,累计的流程类文件达到多个,厚达页A4纸。最后,员工也不知道该如何“遵守”公司制度了,因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没有任何重点突出。
小公司非常害怕这一点。一旦小公司流程繁琐复杂起来,就代表着小公司丧失了竞争市场的最大依仗,公司员工的大部分时间都将消耗在这些“内部流程”中,而不是赢得市场,赢得回报。
小公司的流程繁琐复杂,还隐含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公司平台人员太多,不赚钱的员工太多,“人浮于事”;这些不赚钱的员工太多了,他们也必须想法设法体现自己的价值,那么就必然要拟制这样那样的规章制度,从而彰显自己的价值,至于这些规章制度是否有利于营销、有利于公司发展,则不在他们考虑之中了。
曾接触过一些软件公司,公司规模都很小。但是,这些小公司的“志向”都不小,软件研发人员一共才3、5个人,就敢做所有类型的管理软件。不管是财务管理软件,还是人事管理软件,或者是商场超市管理软件,还是酒店管理软件……只要是客户提出来的“需求”,他们都能“完成”。
这种情况在各个行业都很普及。小公司,“大能量”,什么都敢做,什么都去做。事实上,这些公司由于没有聚焦资源,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很容易破产、倒闭。俗话说“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但是在现实中,还是有太多的中小型公司,承受不起这种多元化的诱惑,深深的陷入进去。
小公司就是小公司,小公司应该有“大志向”,但是绝对不能立即犯“大企业病”,尤其是犯了大企业病还不知情,还自以为了不起,这样就更加可怕。
(企业内训)企业培训解决方案使命:
致力于帮助客户培养人才进而提升组织绩效。
愿景:
成为客户最值得信赖的管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伙伴。
核心价值观:
简单诚实
倡导简单的人际关系,营造愉快的工作氛围;遵循商业原则,诚实守信。
客户第一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专注于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并体现专业水准。
尊重他人
尊重团队成员的个性与优势,鼓励个人发挥影响力,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合作共赢
力求通过相互信任的合作,与合作伙伴一起实现持续互利共赢。
持续创新
围绕客户需求对产品与服务进行不断创新,从而帮助客户创造价值。
『培训项目』:
中高层管理类;
(1)团队建设
(2)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3)管理者的内在素养提升
(4)员工教练式辅导
(5)80/90后管理
(6)非职权影响力
(7)领导者的影响力与语言表达
(8)有效授权
(9)有效沟通
(10)压力与情绪管理
(11)目标与计划管理
(12)问题分析与解决
(13)企业文化建设
(14)卓越领导力
(15)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与提升
(16)创新能力与管理创新(17)执行力
(18)有效激励
(19)管理者的修身与齐家
(20)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21)管理工具解析
(22)项目管理
(23)企业全面预算与成本控制
(24)培训培训师(25)企业中层管理干部才能发展特训营
(26)非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管理
(27)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
(28)绩效评估
(29)商务素养与商务呈现
(30)企业经营意识与成本意识
营销销售类培训:
(1)市场营销
(2)金牌营销员特训营(3)门店销售与管理
(4)大客户营销(5)电话营销
(6)营销管理培训
(7)经销商培训
员工素养类培训:
(1)员工精神
(2)企业员工归属感营造
(3)阳光心态赢在职场
(4)员工职业化素养提升
(5)商务职场礼仪
(6)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7)卓越团队训练营
生产管理类培训:
(1)生产企业一线主管能力提升培训
(2)全面质量管理
(3)班组建设团队士气管理(4)五S管理
(5)五型班组建设(6)企业降本增效成本管理
(7)生产企业精益化管理(8)班组目标绩效管理
(9)建设项目价值管理(10)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11)从技术到管理
人力资源类
(1)人力资源实务
(2)培训管理体系构建
(3)绩效考核设计
(4)企业制度薪酬福利设计
(5)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人才梯队建设
企业员工培训目的:
—清晰职业努力方向,激发实现目标的牵引力;
—树立积极职业态度,孕育自动自发的内驱力;
—修炼必备职业能力,提升工作过程的执行力;
—强化情商管理意识,增强职业关系的和谐力;
—融入企业团队文化,提高团队结合的凝聚力;
—持续不断自我超越,打造职业品牌的竞争力。
培训对企业经营管理带来六大好处
(1)可以减少事故发生。 (2)可以改善工作质量。 (3)可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4)可以降低损耗。 (5)可以提高研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6)可以改进管理内容。
企业内训流程:
A、了解培训需求,
B、面谈和电话访谈,诊断需求,
C、提交,修改培训解决方案,
D、签订培训合作协议,
E、培训实施,
F、培训效果调研,
G、培训效果跟踪与回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