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网财经达沃斯独家报道
记者:易典
冰天雪地、物价奇高、极度拥堵、寸步难行,这是达沃斯的A面。
高朋满座、名流云集、集思广益、高屋建瓴,这是达沃斯的B面。
CCG凤凰网达沃斯午餐会现场,嘉宾合影留念
从一开始没听过达沃斯,到马云成为达沃斯“新星”备受追捧,再到最近几年中国官员多次发言赢得全场热烈掌声,中国人对达沃斯论坛从陌生到了解再到参与,只用了短短几年。年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中国参会代表人数再创新高,盛况空前。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今天,中国从未放慢与世界接触的脚步。
四百多年前,英国诗人多恩写下:“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到了年,美国政府关门超一个月依然僵持不下,英国退欧悬而未决前途未卜,新兴经济体忙着解决各自的问题,世界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陷入僵局。
值此历史转折点,凤凰网联合全球化智库(CCG)共同举办冬季达沃斯论坛午餐会。中国顶尖媒体携手顶级智库,集合舆论声音与学术智慧,邀请国内外政商学界精英齐聚一堂,在国际场合聆听中国声音,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宋志平、林毅夫、李开复、薛澜、阎学通、金刻羽、刘积仁、方风雷、熊晓鸽、李一诺以及小康集团智能汽车首席运营官、金菓EVCEO张正萍等嘉宾出席会议,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作为联合主办方致辞。
世界经济到底成什么样了?中国企业在国外吃亏了吗?中国和印度最大的区别在哪?中国的未来在哪里?深入浅出的发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让这场午餐会气氛热烈,观点犀利,一针见血。
01
中国与印度最大的差别在哪?
“中国与印度最大的差别在哪?”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阎学通在午餐会上的提问引发不少好奇。他并不怀疑印度人的聪明和智商:“中国跟印度的差别,不是印度人没有我们聪明。印度人非常聪明,他们做管理者不比我们差。”
这位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坦言:“印度和中国的差别在哪?印度就是不开放。”他从政治学角度谈了对全球化的理解,而关键词就是开放。
“今天开会的都是中国人,我们感觉到世界变化很快,我们有点跟不上。别的国家也会感觉跟不上吗?人家没那个感觉。”阎学通认为,感觉跟不上的原因是心态上不够开放,“我们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现场多位嘉宾都在发言中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开放”、“固步自封”这两个关键词。
阎学通,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
无独有偶,现场一名企业家代表、携程旅行网CEO孙洁也谈起了她刚刚结束的印度之旅。她提出了一个疑问:“明明中国人和印度人都很优秀,为什么微软和谷歌的CEO都是印度人?”
她认为有两点原因让中国人在海外发展比较吃亏:第一是语言问题,英语不是母语;第二是交流习惯,印度人非常推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而东亚地区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尊师重教,服从权威。希望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世界。
02
中国企业在国外吃了哪些亏?
最近几年,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落实到行动上。中企“出海”会不会水土不服?会不会被国外“穿小鞋”?行事低调的央企掌门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也抽空参加了午餐会。
他透露了中国国企掌门人的豪华参会阵容:“这一次我们来了11个央企一把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阵容。”
为什么央企来了这样大一个阵容?
他表示,中国的企业都想融入到“全球化4.0时代”里面来,中国企业要参与到全球化进程。
这位央企掌门人笑言,来到达沃斯几天忙忙碌碌,参加了很多会议。他也诚恳谈到了“走出去”遇到的一些困难:“中国在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是大家关心的事情。”
宋志平谈到世界对中国的发展非常关心,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是竞争还是合作,“是不是会吃独食?”对此,他表示中资公司现在提倡联合开发第三方,大家一起来做。他认为,中国公司应该融入全球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全球的采购。“中国现在在全球做的多个项目里面,没有项目不是和跨国公司合作的。”
他特别提到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遇到的一些壁垒。“希望欧美这些发达国家给予我们同等的待遇,给予我们公平的待遇。”他表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和美国时,“不光是他们告诉我们怎么做,中国也应该告诉他们:我们希望他们怎么做。我希望这种(交流)是双向的。”
宋志平,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国外对中国企业频频设限,能否就不出去了?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发言中强调中国企业一定要走出国门,“如果我们技术只有自己使用,没有别的国家使用,你再说数据有多大,AI(人工智能)有多进步,外国人会找出别的理由,说你们AI智力不足”。
不仅要走出去,李开复建议,中国还要积极参与到制定规则中。“如果我们都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欧美会帮我们定制规则。”他以通信标准和现在正在探讨的人工智能(AI)标准为例,一旦完全由欧美来制定规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李开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03
发达国家凭啥怪罪中国?
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进入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大国关系暗流涌动,西方国家对中国也提出一些质疑,将世界增速放缓归因于中国。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在发言中提到,“国际金融危机至今,很多国家还没有完全复苏。”他用数据举例,10年前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是3%到3.5%之间。十年过去了,年美国增速不过2.9%,预计今年增速降到2.5%,明年降到2%。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速一般都在1.5%上下波动,而日本自年以来,经济增速一直在一个百分点左右浮动。
林毅夫表示,很多发达国家民众的工资已经停止增长,“主要原因不是全球化,也不是机会被中国抢走了,而是发达国家实行自动化,减少了就业的机会。”他认为,外国工资不增长很多是发达国家自己的原因,例如产业不平衡、财富过于集中等,不能将这些问题怪罪到中国身上。
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04
中国的未来在哪里?
在午餐会前,几个嘉宾闲聊起达沃斯的种种不便,没有支付宝、没有快递、没有外卖、没有滴滴打车,调侃起发达国家在这些生活便利的科技上落后于中国。
中国的未来在哪里?又将如何引领世界?午餐会现场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指出,过去十年在科技领域,没有任何人能够跟美国竞争,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拥有数据就是拥有人工智能的石油,“比如我们的白癜风能不能治得好2019治疗白癜风疾病最好的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