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政策
郭培杰
“十四五”是我国武器装备建设战略窗口期,军工行业将迎来多重产业拐点,政策红利、产业高景气度趋势已然十分清晰。国防政策变化:“十四五”期间国防政策由过去的“强军目标稳步推进”转变为“备战能力建设”。过去的“强军目标稳步推进”导致军工行业呈现“稳健增长,并非高速增长”的特征,我们认为这是市场此前认为军工行业炒主题没业绩的主要原因,但是“十四五”备战能力建设意味着武器装备放量增长,我们预计军工企业的营收端、利润端都将得到大幅增长;也意味着这轮军工大行情是由业绩驱动。
秦佳琪
路透社消息,特朗普政府12日突然公布一项行政命令,禁止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军方拥有或控制的企业进行投资。路透社称,这是美国大选日后,特朗普政府加大对华施压的最新动作,这也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本已令人担忧的关系。该规定可能会影响到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海康威视等31家中国企业。此举旨在阻止美国投资公司、养老基金和其他机构买卖这些中国企业的股票,这些中国企业今年早些时候被美国国防部认定为受中国军方支持。行政命令将于明年1月11日生效。该命令将禁止美国投资者对上述中国企业的证券进行任何交易。同时,它还禁止美国人在被认定为“中国军事企业”的60天内买卖这些企业的证券。
赵鹏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提出“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①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②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③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⑤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⑥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明确“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针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该《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要求“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确保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此外,《建议》要求,“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加快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壮大战略力量和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打造高水平战略威慑和联合作战体系”,“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等。
林仲廉
促进军工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国防科工局将研究设立一批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以重点和典型地区为载体,开展军民融合政策措施先行先试的工作。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继续发展民用核能、民用航天、民用飞机、高技术船舶和军民两用电子信息等典型的军民融合产业;二是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方向,推动形成具有军工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从提供武器装备向国家安全的多个领域拓展,服务大安全、大防务产业发展。
行业数据
陈尔利
11月10日14点24分,北斗导航板块指数报.点,跌幅达2%,成交.86亿元,换手率1.74%。板块个股中,跌幅最大的前5个股为:卓胜微报.00元,跌7.73%;移为通信报29.99元,跌6.28%;友讯达报16.28元,跌6.00%;新宁物流报8.17元,跌4.33%;星网宇达报39.66元,跌4.27%。
程建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国防军事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年,我国国防军事费用支出逐年增长,每年国防支出占GDP比重保持稳定,均在1.2%-1.35%之间。军工电子作为国防费用装备支出的重要一环。未来,我国国防费用用于军工电子方面的比重也将会不断提高。军工电子行业发展不仅面临政策机遇,也深受国际局势的影响,再加上我国国防支出不断增加,其用于军工电子方面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伴随着我国军工电子产业链发展的日渐完善,军工电子制造和军工电子技术不断提高,军工电子原材料自给率将会不断提高,这一系列因素都意味着我国军工电子行业即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预计在年我国军工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
何晓刚
年,我国核电的发电量为亿千瓦时,年,我国核电的发电量为亿千瓦时,整日呈现增长态势,中国核电项目发展进一步提速,核电市场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煤炭资源的净进口国,加之我国对于石油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增高,加之全球石油主要产地战乱不断,严重影响我国石油进口供应,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核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完全的规避了该类风险,加之我国核电技术的在全球位居前列,是推动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年,我国核电发电装机容量为万千瓦,年,我国核电发电装机容量为万千瓦,呈现增长态势。在我国,核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远高于其他电源利用小时数。年,我国核电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时间为小时,年,我国核电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时间为小时,整体呈现波动态势。
行业企业动态
陈洪杰
长征六号火箭成功将1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1月6日11时19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成功将1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其中,10颗卫星为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研制的NewSat卫星,另外搭载“太原号”科普卫星(八一03星)、天雁05卫星、北航空事卫星一号等3颗国内卫星。
叶远哲
民营火箭首进太阳同步轨道,商业航天发展迅速。11月7日15时12分,星河动力自主研发的“谷神星一号(遥一)简阳号”商业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顺利将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天启11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星河动力首次发射任务,也是中国民营商业火箭首次进入公里太阳同步轨道,是继双曲线一号遥一(星际荣耀)之后中国第二枚成功入轨的民营火箭。该火箭采用三级固体串联+液体上面级构型,箭体最大直径1.4米,全长约19米,起飞质量约30吨,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公斤,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约公斤。星河动力目前研制完成两款火箭,分别为“谷神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以及“智神星”中型液体运载火箭,预计12月公司将首次发射智神星号火箭。随着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未来商业航天需求显著提升,预计未来5年我国卫星发射需求达到数千颗,商业航天领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