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物流行业十四五规划的新篇章

现代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关乎各个地区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开启《“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纲要的战略导向作用,需深入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问题,对于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期间物流业的发展将面临哪些新形势,四川物流产业研究院将就此做简要分析。

伴随着改革开放引进物流概念,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确立物流业产业地位,年物流业列入调整和振兴的十大产业,年《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出台,年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加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战略部署。年3月,发改委等部委在《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中明确强调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我国物流业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越来越宽广。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围绕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国物流业将迎接“十四五”发展的新阶段。

01.

物流枢纽集聚辐射效应凸显,

枢纽经济发展新格局渐成

我国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统筹协调,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不合理等诸多弊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塑物流行业新生态,物流数字化、在线化、可视化成为常态,物流枢纽的布局应运而生,成为新基础设施的关键节点,以“互联网+交通枢纽”释放经济活力,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衔接的智慧型枢纽经济新形态。伴随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发布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及《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方案(-年)》[2]等文件,我国正式迈入物流枢纽发展新时代,将以组织中心的角色,推动物流系统的各资源要素实现联网、运算、优化、运筹,让物流过程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四流合一,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

但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区域物流枢纽发展极不均衡,尤其是西部地区发展却较为滞后,物流基础设施之间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统功能不强,具有多式联运功能、能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物流枢纽设施建设投入较少,高效、顺畅、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尚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流业综合能力提升。伴随我国物流枢纽建设的逐步推进,枢纽集聚辐射效应逐步凸显,全国格式如何配合“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物流企业、标准、技术、品牌和服务走出去,建立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以物流枢纽经济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十四五期间的重要研究课题。

02.

技术创新与生活物流服务升级,

推进物流高质量发展

年突发疫情下,市场对物流响应速度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加速各个行业物流处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步伐,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物流装备行业发展。今年4月,国家邮政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快递业要加快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与制造业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提升基础设施、装备和作业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随着以智能分拣、智能派送、智能仓储为核心的智能寄递软硬件市场进一步扩张,如何适应消费升级、城乡物流体系一体化发展,推动生活物流服务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成为十四五期间的重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lxiaolongnv.com/ffwgl/63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