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荐最具影响力的国人精神书单出炉20

9月23日,新京报“大民大国·改革开放40年40本书”揭晓典礼在北京市东城区77文创园剧场举办。“40年40本书”的活动初衷,在于梳理回顾改革开放40年间的出版物,选出对中国读者有影响力,有受众基础,以及本身内容价值都具有一定分量的书籍。本次书选的主题为“大民大国”,以此来形容40年间中国的风貌变革。“大民”意味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发掘,人们对自由、权利、智识等概念有了新的追求,通过外文书籍的译介、国内思潮讨论的兴起,人们的精神从年开始进入了真正的启蒙时代。而“大国”则意味着40年间中国在物质文明现代化上的成就。

40年40书,这是“大民大国”的选择,而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独独属于他自己的那一本。持续40年的思想启蒙如果尚未完成,也不妨碍每个人完成自己的那个部分。好书相伴,我们永远拥有可能。

1

《一九八四》

[英]乔治·奥威尔

《一九八四》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年出版的长篇政治小说。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

这部小说与英国作家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著作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这部小说已经被翻译成62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万册,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年,该作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

2

《黄金时代》

王小波

《黄金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中篇小说,是作品系列之“时代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该系列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黄金时代》的问世实现了知青文学的突破。作品中对性爱的正面书写,对现实的批判和嘲讽,对人生存状态的反思,对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显,迥异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说。

3

《百年孤独》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4

《极权主义的起源》

[德]汉娜·阿伦特

《极权主义的起源》主要讲述了反犹主义、帝国主义、极权主义的故事。

作者从19世纪中欧与东欧历史中的反犹主义入手,追索其中的极权主义因素,然后审视欧洲的殖民帝国主义。在研究极权主义运动和政府的机构、组织和运作时,她集中分析了极权主义统治的两种形式——纳粹时期的德国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结论一章中,她出色地分析了人类的孤立和孤独是产生极权统治的先决条件。

5

《万历十五年》

[美]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

6

《通往奴役之路》

[英]弗里德利希·哈耶克

《通往奴役之路》是英国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年。该书论证:国家计划经济制度建设的福利国家并不是为了实现个人自由,而是向专制、奴役人民的方向迈进。他坚持古典自由主义的立场,认为市场和其他主观设计的制度具有“自发秩序”的功能,自由市场能够促进竞争、优化资源配置;而计划经济、国家干预则可能导致人治的问题。

该书在受到左派政治阵营唾弃的同时,于20世纪80年代启发英国政府重返市场经济执政思路。

7

《金庸作品集》

金庸

金庸武侠小说之所以流行,主要原因是它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在题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和展现社会时代风貌方面有鲜明特色;在创作技法上独树一帜,具有范式意义,实现了对传统武侠小说的升华和超越。

有人用一副对联来概括金庸的14部作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即《飞狐外传》《笑傲江湖》《雪山飞狐》《书剑恩仇录》《连城诀》《神雕侠侣》《天龙八部》《侠客行》《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白马啸西风》《碧血剑》《鹿鼎记》《鸳鸯刀》。

8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德]马克思·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创作的社会学著作,在该书中,韦伯论述了两个重要问题: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本质;社会伦理与经济行为的关系。

该书在肯定精神与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力的前提下,阐述了新教伦理与潜藏在资本主义发展后面的某种心理驱动力(即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某些关系。韦伯在该书中将国家定义为一个“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地位”的实体,这个定义对于西方现代政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9

《论美国的民主》

[法]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是法国思想家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创作的社会学著作年。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第二卷以美国为背景发挥作者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该书的基本思想在于承认贵族制度衰落的必然性和平等与民主势不可当的发展趋势。作者把民主作为一个对象来观察。没有掺杂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证。

10

《顾准文集》

顾准

《顾准文集》主要收集了经济学家顾准的《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古希腊城邦制度》《经济文稿》等文章。

在本书中,作者有很多理论的创见和对苏联、东欧、我国当时经济局势的预见,很多都被后来的发展所验证。他的思考大胆,其思想深深地折服了王元化、李慎之、李锐、吴敬琏等人,很值得一读。

11

《活着》

余华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主人公所经历的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

本书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余华因这部小说于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12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法]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作者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主人公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一男二女之间的感情生活,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13

《白鹿原》

陈忠实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共50余万字,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

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4

《古拉格群岛》

[俄]索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是由苏联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该书创作于年至年间,于年首次出版。

全书分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7部,描述的自年起近四十年期间囚犯的各种人和事,实际上反映的是苏联“古拉格”成立之前和之后近四十年期间苏联境内劳改营、监狱和边远地区开发建设事情,以及对同“古拉格”息息相关的数百个人物的命运。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

15

《乌合之众》

[法]勒庞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已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

16

《时间简史》

[英]史蒂芬·霍金

《时间简史》是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创作的科学著作。全书讲述了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包括: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等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遥远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质等知识,并对宇宙的起源、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命题进行了阐述。

在该书里,霍金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论中存在的未解决的冲突,并指出了把量子力学、热动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存在的问题,该书的定位是让那些对宇宙学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了解他的理论和其中的数学原理。

17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讲述了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18

《规训与惩罚》

[法]米歇尔·福柯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创作的哲学著作,该书陈述了有关对犯人的严刑拷打日渐被控制他们的监狱规章所取代的轨迹,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相关的政治、法律、权力、观念和科学技术问题;表明人类社会是如何从古代通过酷刑对人类肉体和精神的疯狂肆虐,逐步演化为一种通过实施“温柔的”暴力而使被统治者臣服和“自觉”接受规训的生存目的;进而通过对权力功能进行的微观分析,使人们对一系列传统观念都产生耳目一新的认识;认识到人们的身体、行为和主体也都是权力作用与塑造的结果。

该书对北美的生活方式、傲慢、语言和社会实践天生的不可避免性的固有看法提出了挑战。

19

《第二性》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第二性》是法国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创作的社会学著作。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历史和女性神话在文学中的体现等方面来分析女性的处境;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研究女人在出生、青春期、恋爱、结婚、生育到衰老各个阶段,以及在农妇、女工、妓女、明星或知识分子等各个阶层中的真实处境,探讨女性独立可能的出路。

提出了女性获得经济独立的必要性,也强调了只有女性经济地位变化才能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后果,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此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被誉为“女性圣经”。

20

《小王子》

[法]圣埃克絮佩里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

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

21

《联邦党人文集》

[美]汉密尔顿等

《联邦党人文集》中的文章主题可以概括为:联邦与共和政体。《联邦党人文集》在国家形式上主张联邦制,并将这一问题作为中心议题;在国家机关的权力分配上,主张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这是一部为美国新宪法全面辩护的著作,它分析了宪法和建立联邦政府所依据的原则,指出了—年间联邦政府的弱点,阐明了建立联邦制共和国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它所包含的联邦制思想、三权制衡思想以及司法独立思想等政治法律思想,不但为美国当时的思想家所接受,而且深入人心,为广大美国人民所接受。

22

《释梦》

[奥地利]弗洛伊德

本书又名《梦的解析》,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得·弗洛伊德创作的心理学理论著作。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从解析梦引申到心理学,解读人们的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

该书中包含着许多来自病人的个案研究,引用的许多最重要的梦都来自他人。

弗洛伊德进行分析的资料还来自文学作品,该书的文学分析超过心理学研究的成分。

23

《江村经济》

费孝通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撰写的博士论文,论文的依据是作者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今属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的调查资料,作者将开弦弓取名为江村,故得《江村经济》一名。

此书是社会学方面的学术著作,涉及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等问题。作者详尽地描述了江村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以及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24

《哈利·波特》

[英]J.K.罗琳

《哈利·波特》是英国作家J·K·罗琳于~年所著的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共7部。其中前六部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为主要舞台,描写的是主人公——年轻的巫师学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后六年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第七本描写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魔法界大战中在外寻找魂器并消灭伏地魔的故事。

该系列小说在中国甚至全世界掀起了魔幻文学的热潮,被翻译成73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售量超过4.5亿本,名列世界上最畅销小说系列。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把这7集小说改拍成8部电影,是全球史上最卖座的电影系列,总票房收入达78亿美元。

25

《麦田里的守望者》

[美]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年。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

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当代中学生的热烈欢迎。

26

《顽主》

王朔

本书收集了《顽主》等5部短篇小说。作者王朔自称:“《顽主》都是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写的,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人也散了,活着的也未老先衰。”

王朔希望此书能使读者意识到: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

27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英]卡尔?波普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是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创作的政治著作,本书可与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和《》相提并论,堪称一本最伟大的政治思想经典著作。

在这部巨著中,波卡尔把笔墨集中于对柏拉图、黑格尔和马克思三个思想家的社会政治哲学的批判上,认为正是他们的思想构成现代极权主义的来源,但对于“开放社会”究竟是什么,却很少正面提及更没有加以系统说明。

28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此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尼采最成熟的作品。尼采假托古波斯琐罗亚德教创始人查拉斯图拉修行多年后下降人世传经布道的传奇故事,阐述了作者激越高迈的哲学思想,用如诗如歌的语言道出了作者对人生、痛苦、欢乐、期许的深邃体悟。

正是在本书中,尼采提出了诸如“上帝死了”“超人”等对后世思想界和社会影响深远的思想。

29

《宽容》

[美]亨德里克·房龙

此书娓娓道出从原始时代到一战期间的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主要论及西方宗教历史上的不宽容及为这种不宽容所进行的斗争。全书以宽容为线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争取宽容而战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宽容的历史。

作者把偶像拉下神坛,却警告人们千万不要树立新的偶像,他说过去的一切标签都是错误的书写,但拒绝给出正确的标签。作者还提倡接纳不同的异见,倡导人类向偏执和无知挑战,是一部难得的思想巨著。

30

《自由论》

[英]以赛亚·伯林

作者赛亚·伯林是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在此书中他归纳了各种一元论宗教与政治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声称得救的道路只有一条,正确的生活方式只有一个,真正的价值结构只有一个。正是这种主张,当得到狂热的表达时,导致原教旨主义、迫害与不宽容。

作者提倡多元主义,认为它是自由主义与宽容之源:不仅仅是那种等待错误被改正的不稳定的宽容,而且是那种深刻的、持久的宽容,这种宽容接受并欢迎那些与我们自己所奉行的生活见解根本不同的生活见解。此书被称为“最丰富且最富人情味的作品之一”。

31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吴思

这部以历史为解读对象的著作中,作者以亦雅亦俗、亦庄亦谐的写作方式,叙述了历史上值得人们思考的大大小小的无数案例,在生动、有趣地讲述官场故事的同时,作者透过历史表象,揭示出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支配着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并将其名之日“潜规则”,进而指出潜规则的产生在于现实的利害计算与趋利避害。

32

《光荣与梦想》

[美]威廉·曼彻斯特

《光荣与梦想》是美国的一部社会纪实作品,作者勾画了从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在中国广大读者群,尤其是在知识分子中影响深远,也极大地影响了一大批国内记者的写作手法。这些影响至今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3

《傅雷家书》

傅雷/朱梅馥/傅聪

这些家书是开始于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在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时教育子女极其严厉的傅雷直抒胸臆,爱子情深;在信件中傅家人探讨音乐艺术、文学创作的深刻与高度,傅雷为傅聪纾解艺术道路上的心绪问题;在最后一封信中,傅雷还表达了自己与社会弊端作斗争的意愿,令人动容。

34

《士与中国文化》

余英时

本书作者在各历史阶段中选择了若干有关“士”的发展的中心论题,然后对每一论题进行比较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通过这一重点的研究方式以展示“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中国史上的“士”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但两者之间又不尽相同,为了尊重历史事实,这里依然沿用了“士”的旧称。这几篇研究基本上都采取了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全书因此定名。

35

《叫魂: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美]孔飞力

妖术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的宫廷和民间一直都占有一席之地,在乾隆盛世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年从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冲击到了半个中国,百姓为之人心惶惶,官员为之疲于奔命,皇帝为之寝食不宁。

《叫魂: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重在讨论这背后的历史意蕴。叫魂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传统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

36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

中国近百年来的许多规律、因素、传统、力量等等,直到今天还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方面。中国近代思想在短短几十年内,从封建主义到社会主义,像雷奔电驰似的,越过了欧洲思想发生成熟的数百年行程。本书论述对象从洪秀全到鲁迅,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思想名人,如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孙中山,章太炎、鲁迅等人的系统论述和细致分析,论述的是中国近代走向未来的浪潮。

37

《巨流河》

齐邦媛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从大陆巨流河写到台湾哑口海,写出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的变迁。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

这是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一部过渡新旧时代冲突的女性奋斗史;一部台湾文学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纪;一部用生命书写壮阔幽微的天籁诗篇。

38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

[奥匈帝国]卡夫卡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精选《变形记》等中短篇小说三十七篇,包括十多篇意蕴深刻、风格独特的超短小说。

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影响遍布全世界,被尊为现代派文学的先驱,生前在德语文坛几乎鲜为人知,死后引起世人广泛注意,成为美学、哲学、宗教和社会观念上激烈争论的焦点。

39

《菊与刀》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此书从对战争的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述日本人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一直到怎样“自我训练”(修养)和孩子怎样学到传统。

书中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日本皇室家纹“菊”和象征武士身份的“刀”作为一组对比鲜明的矛盾的意象,从他者的角度对日本文化中看似矛盾的方方面面进行了阐释和解说,指出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

40

《干校六记》

杨绛

该书是杨绛先生的散文集,共收录《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散文,记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与钱钟书等人被下放到河南息县、明港干校期间的生活。

该书从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革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体现了杨绛对干校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文革的批判反思精神。

(以上图书各大新华书店均有出售)

连锁门店经营中心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花多少钱
白癜风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lxiaolongnv.com/ffwyw/31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