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六届赣港经贸合作交流活动中的思考
引言
6月7日至6月9日,第十六届赣港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在香港举行。本届活动由江西(香港)现代服务业投资合作对接会(重点突出金融和物流产业招商)等四场专题会议组成。
江西政商界、香港政商界共计余人参与此次赣港经贸合作交流活动,江西省政府省长刘奇、省政协副主席胡幼桃等领导先后做主旨发言,江西尧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现代物流业代表性企业全程参与学习。
“我们通了高速、高铁和机场,发展物流电商的优势明显”,在听到这样的一个论断后,我深感吃惊。吃惊的不是对交通设施发展速度的惊讶,吃惊的是对发展物流电商的隐性因素考量的缺失。在内陆与特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面前,我认为——“不是通了高铁高速,物流电商就发展优势明显了”。
隐性因素1:人力资源的匹配程度
人力资源与业态发展的匹配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业态从文字变成现实的可能性。发展物流电商,产品研发、运维、电商运营、物流管理、供应链金融等专业性人才必不可少,与人才培养尖地香港相比,江西是人力资源输出大省,如何培养现有人才、留住返乡人才就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
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形势如火如荼,离不开对大数据人才队伍的建设扶持:年1月6日,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高校建设、人才引进、双创支持、提升待遇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化的、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年6月15日,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引发了《贵阳市大数据产业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试行)》,确定了大数据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的标准条件;年5月23日,贵阳市委召开大数据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专题会,市委书记陈刚主持并讲话,千方百计为贵阳大数据产业网聚天下英才。
同样是人才洼地的内陆地区,我认为贵阳市的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对我们有很实际的借鉴意义。
隐性因素2:真抓实干的现代创业者精神
如果说人才决定了能不能发展新业态,那么,创业者精神就影响了新业态发展的真实程度。
习大大曾指出,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创业要实的核心要义,在于实干事、敢干事、善干事、干成事。
习大大的要求,对企业创业者具有引领作用。现代服务业重点在“现代”、核心在“服务”,较之历史时期,“现代”更是一个知识信息爆炸、移动互联网应用普及的时代,对创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抓实干不是“蛮干”、不是“勤劳干”,而是“有思维的去干”、“从用户的角度去干”、“从创新商业模式去干”。
这是一个孕育独角兽的时代,现代服务业也不例外。与发达区域的现代创业者相比,内陆的现代创业者必须跑的更快才有一线生机。“不空谈”不等于“真抓实干”,但是却可以净化创业风气,我认为真抓实干应该从“不空谈”做起。
以上仅为个人的意见,欢迎交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