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快运物流杂志对董总的专访。
“在互联网化的大前提下看我国的物流,就不是在谈物流,而是透过物流在谈整个产业的生态、产业的革命。”作为一位既身经物流行业、又专注物流行业的投资人,钟鼎创投合伙人董事总经理董中浪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说。
权力转移凸显物流的重要性
最早的物流是在为制造业服务,制造类企业在整条产业链上真正拥有发言权,之后由于同质化竞争激烈,制造类企业要去拓展渠道销售产品,造成了大批如沃尔玛类零售企业的崛起。逐渐的,这些零售端对物流有了协同补货、灵活预测的要求,低成本对于渠道终端至关重要,因为物流成本占了总成本相当大一部分,所以要提升企业战略竞争力,就要从物流方面加强成本控制。
到了电商时代,移动互联直接把制造方与消费者连接起来,“权力”最终转移到消费者——从海尔、宝洁等转移到沃尔玛,再从沃尔玛转移到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而电商的核心是用户、是消费者。物流越来越多的直面消费者,这带来了消费者对物流的高度需求。所以,在权力转移过程中,物流的战略性再次提升,其自身也从一般性的管理转变为现代物流管理,它强调了供应链的整体性。
站在物流业所服务的客户角度,物流从隐藏在上游品牌或厂商背后,变成了可直接与消费者接触,从而使消费者对物流有主动的服务要求,这种要求具体表现在对服务的体验、准时性、快捷反应、场景化等方面。
所有的电商、零售企业,或者被称作B2B、B2C的企业,尤其是B2C企业,已经开始把物流当作一种体现差异化的服务和竞争手段。原来消费者使用“通达系”,会感受到服务一般,但胜在便宜,而使用京东快递后,客户体验明显有所提高,这就直接带来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差异化。差异化的服务及优质的客户体验,保障了电商的流量转化以及客户对品牌的粘度。
供应链上的“权力转移”,这是物流业现在备受重视的根本原因。
“供应链+”引发产业革命
供应链思想已经渗透至各个产业里,就像移动互联网在影响各个行业一样。董中浪说:“当大家信息系统都打通了,数据都连起来以后,就是所谓的下一步——供应链化或者‘供应链+’,这必将导致各个行业原来的分销体系、结构等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定制、预售等等一系列模式的应用及接受度越来越高,各行各业将用供应链思维改造整个行业,推动集约化进程,电商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大。
“供应链+”战略思想实施之后,就会形成加成反应,物流战略性会上升。从“供应链+”角度审视,重新分析大数据后,发现物流在简单的货物搬运中蕴含很多创新价值。德邦已经开辟快递业务,顺丰也踏入了快运、电商领域,网络型的物流企业发展速度飞快,涌现出一批真正拥有资本支持、拥有强大的管理团队、拥有很好情怀和理想的物流企业家,一旦他们再创业,涉足或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向更广阔的供应链领域去探索,他们将成为新生态下的重要企业。
“供应链+”将带来更多产业链上的变革,提升生产力。从宏观层面看,经济要大循环,离开物流肯定不行。“我国的消费升级,只有同意市场开放才能实现全球买卖,原来的保护性政策很快会被取消。”董中浪还认为,未来的三到五年,我国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物流行业。例如美国高速公路也曾大量收费,但在核算后发现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后来美国选择放宽政策,以先让整体经济“活”起来。他认为我国面临的环境与美国70年代政策放宽时相似。
中国一定会诞生全球最大的物流企业
据统计,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现在每年约产生亿件包裹,物流的运输总额每年占多亿,内需市场足够大,可以产生非常多集约化运营的需求。
我国的货物体量巨大,再加上与国外不一样的创新模式的驱动,将带来物流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的提升,这些都是国外企业难以企及的。所以董中浪认为未来我国物流领域一定会诞生全球最大的企业。
物流成本要降下来,企业在做大,既需要政府鼓励物流产业的创新,也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从财富积累的角度看,过去的零担物流公司,基本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当时第三方物流通常包揽制造业的业务,成就了一批国有物流,门槛很低,通过每年招标推进业务,物流没有定价权,它的服务是客户定义的,不是标准化服务,不能复制及规模化;第二类是快递企业;第三类是快运企业。
伴随这些企业的出现,资本相信物流业将带来巨额回报,于是开始竞相追逐。资本在物流方面的巨大投入,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安能、卡行类企业,在资本的催生之下飞速成长。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物流外行业人才,一窝蜂也开始扎堆物流行业,这将会彻底改变这个行业,他们不仅带来很多创新思维及模式,更因为他们成功过,拥有资本的信赖,而且由于跨界,他们熟悉IT、资本等整套游戏规则,必将会掀起物流业发展的新浪潮。
以资本的眼光看细分市场
随着产业整合、创新作用的发挥,导致本地去中心化带来的场景型物流需求旺盛,很多产品在美国70年代、80年代没有出现过,像白癜风治疗偏方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