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食药监局发布《关于药品GSP限期整改的通告》显示,包括顺丰医药、华润东莞医药等在内的14家药品流通企业不符合GSP规定。
新版GSP认证后,药品流通行业的监管标准和准入门槛大幅提高,在中国食药监总局的“四个严”指导下,飞行检查成为常态,这对于顺丰医药等第三方物流来说考验不小。
在国药控股高级行业研究员干荣富看来,顺丰医药等社会物流杀入医药领域,可以弥补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海医药等全国性企业及广州医药、柳州医药等区域龙头的不足,优化最后一公里送达。但他指出,对于没有终端资源的顺丰医药等社会物流,面临残酷竞争,这是一个存量市场的竞争。
新版GSP认证后,药品流通行业的监管标准和准入门槛大幅提高,在中国食药监总局的“四个严”指导下,飞行检查成为常态,这对于顺丰医药等第三方物流来说考验不小。
“药品流通企业需要承担4项责任,即药品配送、资金垫付、信息流通、药品质量监管。顺丰医药之前到处挖人是为了迈进后两步,但这会大量增加成本,而医药流通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1.6%,中国邮政的利润甚至低于1%。”干荣富表示。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供应链分会秘书长朱建云向记者分析,顺丰即便买了几家经营公司自建物流仓库,短时间内还是难以在经验和渠道上占领优势地位,但其介入可以增强传统企业的危机感和提质增效意识。“顺丰不完全是竞争者,也可以是合作者或细分市场的补充者。”
第三方物流进入医药市场
5月31日,广东食药监局发布《关于药品GSP限期整改的通告》,顺丰医药、华润东莞医药等14家药批企业不符合GSP规定,被责令限1个月内完成整改。其中,顺丰医药刚刚拿到药品第三方物流资质。
通告显示,广东省食药监局于4月26日到顺丰医药供应链有限公司例行跟踪检查,发现1项一般缺陷,为“企业已失效的一份质量管理文件出现在工作现场”,顺丰医药于4月27日对失效文件作作废处理,并另行归档备案,整改结果于当日向广东食药监局提交。
6月5日,记者向顺丰控股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询问顺丰医药后续物流运作情况,该负责人表示不知晓。
年以来,食药监部门加大了药品流通企业的专项整治、跟踪检查和飞行检查等,对严重违规企业采取收回或撤销认证证书、停止经营活动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