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妞从军记你可知道有多少人在默默爱

暴雨刚过,水汽还未消散,一团团聚起来,在天空中冲来撞去。

一如官兵们充满期待的内心。

他们微仰着头,一束束热切的目光在浩渺的天空里游移又汇聚、飘散又聚集——

“她”要来了!

这是年7月6日的早晨,中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多用途运输机——运-20将在官兵们的目光中降落在这个机场。

运-20飞机滑向起飞线,待命升空。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提供

伴随着由远及近的发动机轰鸣声和此起彼伏的驱鸟弹爆炸声,只见一只深灰色的钢铁“大鸟”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回来了!”等待的人群变得兴奋起来。

像足球运动员进球后绕场示意一样,下降到一定高度后,运-20通场飞行,人们的目光也紧紧追随。

接装当日,首架运-20飞机超低空通场。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提供

接装当日,首架运-20飞机超低空通场。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提供

到达亮相“点位”,飞机的机翼突然左右摇晃,胖乎乎的机身也跟着摇摆了两下。

见此情景,欢迎人群中一位短发、干练的女士不禁握紧了手中的鲜花,随即又露出会心的微笑——她明白,这是驾驶舱里的那个人让“胖妞”跟亲人们打招呼呢。

31年飞行经验的首任机长甘愿“换脑”从头学起

“胖妞”滑过水门,接受洗礼。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提供

随着飞机低空掠过机场,轰鸣声贯穿耳膜,飞机沿着标准下滑线飘然而降,缓缓滑过消防车喷洒出的拱形“水门”。

飞机停稳后,驾驶舱门缓缓开启,一个挺拔的身影出现在人群面前。

他就是运-20首任机长——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师长杜宝林。

只见杜宝林神采奕奕地跨出运-20机舱,大步走向前来迎接的战友们:“别看大家都叫咱‘胖妞’,但驾驶起来却像燕子一样轻盈!”

“胖妞”是运-20的“小名”,正如“她”憨态可掬、圆圆胖胖的外形。

这时,人群中那位短发女士快步走上前,将手中的鲜花送给杜宝林。

她就是杜宝林的妻子。没有细算,为了早日接运-20“回家”,杜宝林快一年没回家了吧。

部队首位运-20机长杜宝林一下飞机,就得到了妻子热情迎接。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提供

这一年对于杜宝林来说,很特别。

作为一名已有31年飞龄的特级飞行员,杜宝林有着多种机型的飞行经验。然而,面对运-20,丰富的飞行经验却给他带来不少的“烦恼”。

与伊尔-76、运-8、运-9等我军之前服役的军用运输机不同,运-20的提升是全面的。其中驾驶体制的革新是重要变化之一,由传统的多人制改为两人制飞行。这意味着,现在一名飞行员要负责过去飞行、领航、通信和机械师四个角色的工作,飞行员从单纯的驾驶员转变为飞机资源的管理者。

这也意味着,杜宝林以前飞别的机型积累的经验反而成为掣肘,一切都要重新学起,从头开始。

不过,杜宝林从不怕挑战。“运-20这款飞机是跨代机型,它让我们真正看到了理念上的差距。许多先进理念都只是在书本上、电视上看到,只是停留在听说,现在是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种差距是训练上、管理上、作战使用上的差距。只要我们看到差距,并为之努力,就能不断进步。”

运-20机组成立之初,飞行员是从全军挑选的飞行精英,个个技术顶尖、经验丰富。然而,随着学习深入,他们渐渐发现飞机系统远比想象的复杂:运-20在飞行理念上的革新是颠覆性的,要想灵活驾驭,不仅要转技术、转管理模式,还要转理念,而他们必须在10个月里完成这彻底的“换脑”。

从头开始,驾驶运-20的“第一茬人”都铆足了劲,自从“胖妞”“回家”,他们就再也没有按时回过自己的家。

看着师长一有空闲时间就琢磨理论知识,吃饭时用筷子比划飞行技巧,大家也不甘落后,疯狂地补起课来。

从60后到90后,不同年龄段的飞行员每晚都猫在一个教室里上晚自习,学习运-20带来的新理论知识。大家开玩笑,要是高考前像这样用功,个个都上清华北大了!

武术讲究人剑合一,飞行员追求人机合一。机组成员脑子里天天在琢磨着怎么才能飞好运-20,想着怎样挖掘自己体能、技能、智能的最大极限。

晚饭后,操场上总有个奇怪的现象,只见他们每3人为一组散步,走一段就彼此交换,边走边说边做。其实这是运-20的飞行员在模拟飞行程序,一人当机长,一人当副驾驶,一人当第三座飞行员,大家笑称是自创的“散步训练法”。

“闭上眼睛就是飞机座舱,伸出手就能摸到每个电门。”对于驾驶运-20的“第一茬人”来说,就连睡觉做梦都在“飞行”。

运-20接装后仅仅7天,部队就成功实现首飞,这一速度创造了空军接装大飞机历史上的新纪录。

“在运-20试训上,我们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运-20的“第一茬人”没有任何退缩,他们总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筹划好每一次任务、每一次飞行、每一个起落。

莫嫌天涯海角远,但肯摇橹有到时。在年的朱日和沙场点兵中,杜宝林师长驾驶运-20在两架运-9伴飞下,以楔形编队掠过阅兵场上空。

轻盈如燕的钢铁大鹏,用一道傲娇的航迹向世界宣告:中国空军正飞翔在打造世界一流战略空军的征程上!

被破格录取的“90后”飞行员放弃歼击机飞向更远方

“90后”运-20飞行员陈思麒。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提供

“你们好呀!我是运-20飞行员,陈思麒。”阳光在门被打开的一瞬间倾洒到屋内,走进来一个皮肤白皙、眼神灵动的男生。

“听说你是运-20飞行员中唯一一名‘90后’?”记者迫不及待地展开提问。

“我是被破格选入培训名单的。”说话时陈思麒嘴角微微上扬,话语里满满的自信。

陈思麒的自信,很有底气。

出身在军人家庭的陈思麒从小的梦想就是要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飞行员。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在学期间,他连续五年获得“优秀学员”称号,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他当时可以选择成为任何一种机型的飞行员,包括曾经梦寐以求的歼击机。

这时,妈妈突然打来电话,劝他飞运输机。在妈妈看来,运输机更安全。“为我爸担心了半辈子,现在又多了一个我。”说到这,他的声音低了一些。

最后,陈思麒如母亲所愿,放弃歼击机,选择了运输机,但这背后却另有原因。

当今世界,军用运输机尤其是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装备数量、技术水平和运载效能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空军是否为“战略空军”的重要标志。大力加强战略投送能力是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人民空军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军队乃至国家实力的投射。世界各国无不重视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我国也不例外。“我希望亲身参与到祖国战略投送能力的发展壮大中!”陈思麒坚定地说。

下定决心后,陈思麒全身心地投入到军用运输机的学习当中。年、年在哈飞院参加运-8、运-9理论改装,陈思麒考核成绩均为优秀,提前一批进入运-9飞行改装。期间,他图、文、数并茂地记满了两本16开飞行日记。此外,不论上班时间还是休假疗养,他都雷打不动地坚持每天学英语、锻炼身体。

当被问及为何如此坚持学英语时,陈思麒变得严肃起来:“‘学航理,学大纲,学做计划、方案’是为知己,‘学民航,学外军,学习英语、软件’是为知彼。拥有开放思维和互联网概念的年轻人都做不到知己知彼,我们又能依靠谁来打胜仗?”

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他在技术上很快就从同批飞行员中脱颖而出,并被选派参与多次境外飞行任务。

年7月,通过3次选拔考试,陈思麒以优异成绩胜出,代表我国空军赴澳参加“25国国际飞行安全军官培训”。陈思麒很珍惜在外培训的机会,在课上不放过教员说的每一句话,下课后又急忙跑到图书馆复习当天所学知识、阅读中外文献。遇到创新的理论知识,查阅资料、向教员和同学请教,用尽一切办法学懂弄通。他一直牢记父亲的话:“对于飞行员来说,飞行无小事,凡是不懂的都要唯求甚解。”

培训期间,陈思麒对一位外军指挥官提到的新型管理理念很感兴趣,了解到那位指挥官很喜欢“中国制造”,陈思麒就把自己之前在网上淘来的一块上海牌手表送给了他。于是这个外军指挥官倾囊相授,两个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飞行员讨论至深夜。

“用一块淘宝上买的手表,学到了新的管理理念!”陈思麒有点得意地说道。

结业答辩时,作为主答辩手的他用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流利的英语表达征服了答辩委员会的所有人,并带领所在小组获得团体第一。培训结束后,澳空军选出两名“优秀外籍学员”,陈思麒就是其中之一。

陈思麒在“25国国际飞行安全军官培训”中被评为“优秀外籍学员”。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提供

但是这些荣誉对于陈思麒来说远远不够,他最大的愿望是能飞上运-20。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年3月陈思麒被破格选入运-20改装培训名单,成为“大飞机”飞行员集体中唯一的一名“90后”。

“当时感到全身麻麻的。”回想起第一次进入运-20驾驶舱的情景,陈思麒的表情竟有些陶醉。“我父亲告诉过我,能飞上中国人自己造的‘大飞机’,是一代代空军人的梦想。我很幸运,成为了实现梦想的一代。”

经过8个月的朝夕相处,陈思麒俨然已经和“胖妞”成为了“好朋友”。和所有飞行员一样,每次在上机前的绕机检查时,陈思麒都会拍一拍舱盖、踢一踢轮胎,摸一摸机身……每个看似简单的动作都饱含对“胖妞”的爱意。

“我想驾着我们自己的大飞机飞出国门,去帮助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空军的大国军队担当。”陈思麒望向不远处静静伫立在停机坪的“胖妞”,飞机垂尾上的五星红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默默守护净空的驱鸟兵托举“鲲鹏”高飞远航

驱鸟连战士徐帅在制作捕鸟器。中国军网记者张颖姝摄

年7月30日,杜宝林师长驾驶运-20从华北地区某机场腾空而起时,有个叫徐帅的小伙子目送“胖妞”飞向朱日和阅兵场,他参与了场站驱鸟的保障工作。

“那天和其他驱鸟员一起,我们凌晨5点就进入机场,手握驱鸟装备在机场不停地巡视,心里一直绷着一根弦。任务结束时,我才发觉握装备的右胳膊麻得都不会打弯了。”

徐帅,当兵8年,在驱鸟岗位上一干就是7年。

“在空军场站驱鸟连工作,亲友们听不懂,我就跟他们说我的工作是保障飞机起降时的空中安全,然后再仔细跟他们科普为什么要驱鸟。我知道我这个工作的重要性!”谈起自己的驱鸟工作,徐帅的声音很是响亮。

这7年,徐帅所在连队的驱鸟保障优秀场次率高达%。在外人看来,这好像没什么了不起,实际上,维持这%的过程可谓是“险象环生”。

西南地区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植被繁密茂盛,是鸟类栖居的天堂。然而,对于飞机来说,这里却变成了“地狱”。

国际民航组织将鸟击灾害定义为“A类航空灾难”。别看鸟的“血肉之躯”轻盈小巧,在与钢铁之身的飞机相撞后,轻者飞机不能正常飞行,往往被迫紧急降落,重者机毁人亡,酿成重大事故。“胖妞”也不例外,即使它看上去“身宽体胖”,也非常怕鸟。

“打从‘蓝胖子’来后,我每天守望着天空的时间更长了。每次起飞之前,我都会提前到机场,睁大眼睛!”

“蓝胖子”是徐帅给运-20起的小名,他觉得这么叫特别亲切。

“跟运-8、运-9不一样,它是涡扇发动机,飞鸟对于这种发动机的危害更大,一旦被吸附进去,很难清理,对发动机损坏非常严重。”聊起他的“蓝胖子”,这个腼腆的小伙变得滔滔不绝,被日均10小时日照晒得黝黑的脸上,一对浅浅的酒窝忽闪忽闪。

徐帅跟记者聊天时,手里一刻也没闲着。他正在制作一个捕鸟器,所用的材料是一个丫字型木棍和橡皮筋。“鸟碰到这根绳儿,腿就会被这样绑住,但不会受伤”,他兴奋地演示着这个“DIY”捕鸟器的工作原理。

环顾这个驱鸟连,记者发现如果不是坐落在机场旁,走进去肯定会误以为进了农家小院——四四方方的平房院落,白墙红瓦和绿油油的草坪,小院在一抹斜阳下更显宁静和谐。

“我遇到过最危险的一次就是在这个机场,是在保障一场演习时,一架歼击机着陆,离地面还有40米左右时,一只飞鸟突然从附近的水稻田飞起,径直向战机飞去,我当即发了一枚钛雷弹,飞鸟听到声响迅速飞走,所有人才松了口气。如果再晚几秒,飞鸟被卷进发动机,后果不堪设想。”

驱鸟连的现代化驱鸟装备。中国军网记者张颖姝摄

说话间,记者注意到一只大鸟在距离地面米左右的上空盘旋。

“那是一只鵟,是鹰的一种。”徐帅抬头看了一眼,告诉我们。驱鸟工作做久了,徐帅俨然变成了一名鸟类专家,机场周边的鸟类他更是如数家珍。

其实,徐帅和他的战友们虽然干着驱鸟工作,但他们还是尽可能保护鸟类。每次捕捉到珍稀鸟类,他们都会悉心照料,并移交至相关部门。前不久,他们刚将一只捕捉到的猴面鹰移交给当地林业部门。

驱鸟,更爱鸟,徐帅和驱鸟连的战友们用执著和热爱,倾心守护着头顶上这只他们无比珍贵的“鲲鹏”——运-20。为了“鲲鹏”展翅高飞,驱鸟兵愿将青春交付给日复一日的观察与巡视,虽然单调,却意义非凡。

你可知,有人默默爱着你

机械员于洵在检修机身。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提供

采访到最后,记者问官兵最想对“胖妞”说的心里话,没想到竟得到了相似的答案:“希望‘胖妞’茁壮成长。”

对于这些可爱又可敬的官兵来说,“胖妞”早已是家人般的存在:飞行员希望“胖妞”成为祖国的骄傲,越飞越高;气象观测员希望为“胖妞”提供更精确的天气预报;驱鸟兵的眼里和心里则全是“胖妞”这只大鸟的安全……

在引导员的指挥下,飞机滑出停机坪。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提供

“胖妞”的“家人”还有很多:机务、气象、通信、导航、运输、警卫、灯光……每一次轻盈飞天的背后,都是一整个战斗集体的倾力托举。

“鲲鹏”寓意志向远大,也寓意由“鲲”化“鹏”的应时之变。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运-20不仅仅是需要呵护的“胖妞”,更是承载国人希望的“鲲鹏”。

你守卫领空,战友守护你。

入列军旅,“胖妞”啊,有多少人在默默地深爱着你,这无边的爱你感受到了吗!

运-20飞机授装接装仪式上,在引导车的带领下,运-20飞机缓缓滑向停机坪。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提供

首架运-20飞机精准轻盈地降落在空军某机场。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提供

“胖妞”在蓝天展翅翱翔。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提供









































天津白癜风专科医院
专业治疗脸上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lxiaolongnv.com/ffwfw/13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