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攻略
之
一种立论深入的方法
吴云昊
辩论赛中的立论经常会涉及到一个深浅的问题。太浅的立论,常见的是死守住一个战场一个利好的龟壳论,三两句话论证完成然后缩起来反正你也拆不掉我。而对于很有深度的立论,则有几种不同的形态。有些是靠着学理的填充,如周帅在星辩3.0金钱辩立的那套论;有些是靠着逻辑的不断深入与堆砌,如浮屠辩里熊浩的论;有些是靠着对辩题的多方面多层次解读,如17年世锦赛半决赛“时间改变一切”那场反方墨尔本的论。而今天这篇攻略将要提到的深度立论,则与上述三者不同,不来自艰深的学理或复杂的逻辑,而来自于价值输送上的深入与共鸣。
在接触了一段时间辩论赛以后,我们往往会接触到这样的观点:“辩论赛很多时候是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以及,“立论时要做的是找到持有这种价值观的群体,找到他们的理由并站在他们的角度和立场进行阐释”。这样立出来的论存在的问题是,可能打到最后给大家带来的感受是:他们在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而这种感受当你在输出价值观时会变得尤为明显。举个例子:18年交大论坛理学院辩论队一队打了一场叫做“灾难中的自私应该/不应该受到谴责”的辩题,持正方,在场上被反方喷“你们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可能就是因为正方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在告诉灾难中的人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再举个例子:16年新国辩的辩题“责任大小应不应该与能力挂钩”。之前打了灾难那个题的学长告诉我说,他之前看过三辩那场比赛,但是心证的严重偏向使他完全无法接受正方的说辞,但是他却能被正方世新大学陈咏开的结辩所打动。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正方结辩在干些什么?为什么能感动到一个心证如此严重的人,以及他做的事情能不能套用到灾难的那一场,又能不能加以推广。先来看一下正方的结辩:“世新大学有个很厉害的结辩,他本着能力与责任不该挂钩的原则,不来打这一届比赛。假如我也不来打的话,世新大学在辩坛上的能力跟光辉谁来捍卫?那些脱钩的人的自由,是我们这些扛起责任的人带来的。”陈咏开在输出价值的时候,选择的方式不是“站在你们的立场告诉你们应该怎么做”,而是告诉你“我认为我应该这样做,我将会这样做”。
那结论就来了:当我们在立论里试图有输出价值观的动作时,一个更好的方法是,把态度由“替他人发声,告诉他人应该怎么做”,变成“我将会怎么做”。而这样做也许就能让整套论变得更有深度和力量。试想一下,假如詹青云在加减法里结辩说的是“年轻人们,就是偏要勉强”,假如人性善恶辩里蒋昌建的结辩说的是“请大家一定记住要用它去寻找光明”,这样的结辩还能有那么大的,打动人心的力量么?想必是没有的。经过这样的比较,我们就更能理解,为什么一句“我偏要勉强”能够燃爆水立方,为什么一句“我要用它去寻找光明”,能传诵这么多年而不绝。
文案
18级北交理辩辩手吴云昊
Summer
Sunshine
治疗白癜风有好办法么治疗白癜风有好办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