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挥洒在浩瀚星河的高科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似乎相距甚远。其实在我们身边,航天技术的踪迹随处可见,谁说太空不可触摸,正好小e出门的时候就偶遇了“中国航天”。
怎么回事呢?跟着小e一探究竟。
印有“中国航天”大字的大型储存罐|张宾摄
来到浙江嘉兴平湖钟埭街道樱花综合供能服务站,远远就可以看到“中国航天”几个大字,以及蓝色的“H2”标志。这是一座“油电氢非四位一体”的综合供能服务站,印有“中国航天”大字的大型储存罐里面储存的就是液氢,通过和中国航天科学院合作,用于火箭发射的液氢技术用到了这里。液氢具备密度大、储氢纯度高、充装速度快等优势,安全性优于高压气态储运氢。樱花综合供能服务站|陈怡摄我们的爱车用上“火箭燃料”,听起来就“犇”,这样的车叫氢燃料电池车。它的燃料电池又称“电堆”,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在其中发生化学反应,无需“轰隆隆”的热机循环,化学能就转化为热能和电能,其理论能量转化效率高达80%-90%,排放出来的是对人畜无害的水。当前,我国面临环境及能源安全双重考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更是要求我国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氢能具有来源丰富、绿色环保、能量密度大、转化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将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补充。曾几何时“小透明”的氢能源,现在已经成了国家能源界的“新网红”。未来,“氢”松出行的生活还得靠它。“灰氢”“蓝氢”“绿氢”,傻傻分不清?
目前,氢的制取产业主要有三种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以煤炭、天然气、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重整制氢,该方式在生产氢气过程中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因此被称为“灰氢”。在“灰氢”基础上采用CCUS(碳捕集、利用及存储)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样生产出来的氢称为“蓝氢”。电解水制氢,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取的氢气称为“绿氢”,是最清洁、最环保的制氢方式,可以认为是间接的电气化。同时,氢气的可存储性质也为电力系统提供了大规模、长时间的能量存储方式。通过“绿氢”,碳中和两个支柱——电和氢就耦合在了一起。从发展趋势来看,制氢产业短期会优先选用成本较低、技术较为成熟的工业副产氢,中期采用化石能源制氢结合碳捕捉技术,而最终大趋势是采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电-氢”耦合将有效降低氢能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氢能产业自身的低碳化转型。依托氢储能,还可以在未来提供跨季节储能服务,甚至推动电、气系统间跨季节调峰互济。氢能应用场景呈现多样化
应用是推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科技厅联合印发《浙江省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年浙江氢能产业总产值超百亿元,建成加氢站30座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物流等领域形成示范推广,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辆。近期来看,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是氢能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嘉善综合能源供应站加氢|徐年摄作为全省氢能公交应用示范试点城市,年以来,浙江嘉兴已投入运营5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车辆行驶里程数累计达到万公里,此外还建成了全省首批2个加氢站,今年年底前还将再投放5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除公交车外,还有多样化的氢燃料电池应用场景,比如氢能重卡示范应用场景、氢能物流车示范应用场景以及氢能船舶示范应用场景等。氢能激动人心的前景与“钱景”,还不止于此
由于能源资源与需求严重不对称,浙江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压力高于邻省。氢能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新成员,和电能、热能等一起组成二次能源,现实意义重大。在未来,我们的城市会有“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城景交融”这样的“零碳”园区。储能技术的应用在将具有波动性的风、光发电接入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白天,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风起,风机利用风能发电。光伏板和风机产生的电力既能直接向外输出,也能将多余的电能通过电解水,转化成氢气储存起来。电转热和电转冷设备在楼宇之间形成连接,电动车充电站连接了使用零碳能源的交通领域,待需要时通过氢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或直接使用,风、光、氢的发电和储存完美地融为一体。也会有这样的沿江“绿氢”经济带,通过在沿江水电站配套水电电解制氢和加氢设施,建立以水电制氢为核心、氢气加注为纽带、制氢用氢机械设备为外延的沿江“绿氢”经济带。那么盘一下家底,浙江氢能的发展情况如何呢?
据年数据统计,浙江氢源主要集中于宁波、嘉兴、绍兴等城市丙烷脱氢、烧碱、合成氨、甲醇、焦化等工业,总计约9.34万吨/年的副产氢制氢潜力。海宁尖山,企业屋顶上布满了光伏发电板|陈俊华摄目前,已形成氢能全产业链联动发展的雏形,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等地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氢能产业集群,拥有吉利汽车、浙江中车等龙头车企,浙能集团、巨化集团、杭氧等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及装备制造企业,爱德曼、宁波绿动、德燃动力等燃料电池制造企业,以及浙江大学等高层次氢能科研机构。而位于长兴的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将重点打造成以液氢为特色的氢能装备产业集群。舟山市首个氢能产业项目锡力科技氢燃料电池研发及生产中心已完成厂房建设,正在加紧开通两条氢能公交示范线路。“氢”风徐来,荡起诸多涟漪,“绿氢”发展,未来可期。_供稿|嘉兴公司陈怡徐年编辑|项丹校对|邓通王列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